最新目录

社会科学科研人员数据复用行为研究以经济学为(4)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经济学科研人员数据复用的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大型数据库和统计年鉴,来源于他人数据是来源于个人或团体的数据占比6%,林奇秀和賴璟毅(2018)基于这样

经济学科研人员数据复用的数据来源主要来源于大型数据库和统计年鉴,来源于他人数据是来源于个人或团体的数据占比6%,林奇秀和賴璟毅(2018)基于这样的现象得出个人和团体数据是为特定的研究目的进行的数据收集,有特定的时空情境,用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二次分析上效用有限的结论。然而相比国外研究,不管在自然科学(如基因学、天文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大量的研究使用了来自个人或团体的研究数据,如Piwowar等,Piwowar和Vision,Xia等,Zhang,Fear等的研究[4,6,23-25]。特别是Fear(2013)基于社会科学数据平台的研究,验证了来自个人或团体的研究数据得到了大量的引用,因此个人或团体数据复用少是否意味着二次分析效用有限的结论有待进一步验证。

经济学研究者评估数据主要依赖于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准确性(共占39%),而适用性(30%)是数据复用的前提条件,数据首先得适合本研究问题。Niu (2009)对社会科学领域数据复用的研究,发现科研人员首先要满足的就是自己对科研数据的信息需求,如果数据不适用,再完备也不会使用,因此适用性作为数据评估的主要判据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另外,数据量(22%)也是评估的主要判据,经济学科研人员主要倾向于使用数量多、时间跨度大、地域跨度大的数据;这点也在Niu(2009)和Fear(2013)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得到印证:“数据集的大小也是影响社会科学研究者的数据复用的重要因素,较大的数据集更有可能满足更多潜在复用者的信息需求,因此更有可能被复用[26]。”“与较小的数据集相比,大的数据集、频繁发布的活动数据更有可能被复用。”[4]

数据可得性是经济学科研人员在评估数据和描述数据复用障碍时都考虑的因素,但所占用比例比较小;对比自然科学领域,Huang等(2012)对基因学[27]和Stvilia等(2015)对物理学[28]的研究中数据的可获得性在数据评估判据位居比较重要的位置(均排第二位)。因此,数据可得性作为评估判据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比较大的差异。

3.2启示

1)加强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共享是复用的前提,经济学领域的数据复用以大规模数据集为主,因此政府和图情机构应着力构建大规模数据集共享平台建设,同时关注个人或团体小数据建设。国内关于小数据集的复用比例占比很低,一方面可能是经济学研究本身的偏好决定的,另一方面可能源于可复用的小数据集并不完善,我们看到,来自个人或团体的小数据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个人联系获取,并没有普遍认可的数据共享平台。另外,我们看到数据获取最大的障碍因素是数据缺失和数据缺陷,因此数据共享平台在规范存储和揭示数据方面,除了揭示数据的基本元数据外,还需要完整地揭示数据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以密歇根大学的美国跨校政治与社会研究联盟ICPSR(定量)平台为例,它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大规模高质量数据集,还包含了来自大量科研人员和团队的小数据集,任何社会科学数据的生产者都可以选择通过ICPSR的在线提交表单提交数据集,此平台对数据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有揭示,通过构建类似的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便于科研人员灵活选择二手数据进行相关研究。

2)优化馆藏建设,提供精准化学科服务。国内经济学复用数据来源最倾向于数据库和统计年鉴,提示在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时对于事实型数据库的购置要按照学科特点进行优化配置,在学科信息素养培训时应拓宽信息素养的培训内容。目前在学科化服务中科研数据的专用数据库以及统计年鉴等培训较少,建议在馆藏建设和学科服务中增加科研数据平台或统计年鉴的购置和培训,比如针对经济学领域的综合数据平台WIND数据库、CSMAR数据库以及专项调查数据CHIP(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RHS(中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等事实型数据库的购置和使用培训。另外,在培训过程中,由于不同年龄段的科研人员对是否数据复用和数据复用规范程度是有差异的,因此应针对不同年龄段的科研人员进行差异化培训。

3)倡导科研人员数据规范化引用,提升数据引用意识。一个衡量数据是否规范使用的重要指标是数据是否规范引用。从编码过程以及数据分析看,经济学科研人员对来自他人或团体的数据(6%)在文献中做了标注(引用),形式如“著名经济学家的个人主页①、《德勤2017 年度足球财务报告》②”“恐怖主义指标的数据来源于美国马里兰大学的Start团队收集的全球恐怖主义数据库③:其上标①②③作为注释简单做了标注,标注形式不统一,并且做标引的样本文献整体占比少,原因可能除了科研人员缺乏数据引用意识外,缺乏普遍接受的数据引用标准也可能是一个问题[29],对于图书情报机构来说,应在制定和推介《科学数据引用》相关标准的同时,大力倡导科研人员规范引用数据上下功夫。

文章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gwshkx.cn/qikandaodu/2021/0314/455.html



上一篇: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现状问题及对
下一篇:社会科学大数据与社会治理主要应用与实践反思

国外社会科学投稿 | 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 国外社会科学版面费 |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国外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