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等的代价(2)

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市场显然没有按它的支持者们声称的那样运行。按理它应该具有稳定性,但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它可能会变得震荡不安,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如果没有政府

市场显然没有按它的支持者们声称的那样运行。按理它应该具有稳定性,但国际金融危机表明,它可能会变得震荡不安,导致毁灭性的后果。如果没有政府的及时援助,银行家们打过的赌会使他们自己连同整个经济体系一同坠入无底深渊。但是,人们对于经济体制的仔细观察则表明,这种下滑并非偶然,银行家们下那样的赌注。

市场的优点在于它的效率。但显然,市场本身并不高效。经济学中最为基本的规律是——这种规律必不可少,如果经济运作要取得效率的话——供需平衡,然而,我们的世界有着种种庞大的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帮助穷人脱离贫困的投资需求,推进非洲或世界其他欠发达国家发展的需求,改进整体经济模式以迎接全球变暖的挑战的需求,等等。与此同时,我们也有着大量的未经充分使用的资源——工人和机器不是被闲置着,就是没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生产潜力。失业是市场失灵的最为严重的表现,是经济无效率的最主要的源头,也是造成不平等的主要原因。

截至二〇一二年三月,美国有约合2400万人想要找全职工作,却无一人达成愿望。

在美国,我们正在将数以百万的人们赶出他们的家,只剩下了空无一人的宅院和无家可归的人们。

但是,即便是在危机发生之前,美国经济也并没有表现出之前承诺过的状况:虽然GDP仍在增长,大多数公民却发现他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下降。正如本书第一章所指出的,即便是在经济衰退开始之前,对于大多数美国家庭而言,收入因通货膨胀而调整的程度也低于其十年之前的水平。美国曾经创造过一个了不起的经济机器,但它显然只为处于最上层的人士服务。

危如累卵

这本书讲述了为何我们的经济制度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是失败的,为何不平等现象会发展到如此程度,以及它所导致的后果是什么。这些问题背后的论题是,我们正在为这一不平等问题支付高额代价——一个并不稳定、低效率且发展缓慢的经济制度,以及一个处于险境的民主政治制度。此外,还有更多地方正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对大多数人而言,由于我们的经济制度已经失败了,由于我们的政治制度已经被金钱利益所俘获,我们对民主政治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信心将随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一道大幅下降。当现实沦落到如此地步,当我们的国家不再充满机遇,当我们长期自吹自擂的法律与司法制度受到损害,那么我们的国家认同感就将陷入危险境地。

在一些国家,“占领华尔街”运动和反全球化运动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确实具有不少共通之处:它们不仅相信某件事出了错误,而且也相信对其进行改变是有可能的。但是,问题并不在于全球化是件坏事,还是一件出了差错的事,而在于政府对全球化的管理不善——政府的管理主要是为特殊利益群体服务的。个人、国家、经济体制之间的相互联系性既能被用来促进繁荣和发展,也能被用来制造贪婪与穷困。市场经济也同样如此:市场的力量是庞大的,但其本身并没有道德品质可言。因此,必须由我们来决定如何管理好它。在过去的二百年内,市场发挥了它最大的作用,它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也促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些进步远远超过了两千年前的情况。不过,这其中掩藏着一个自由市场主义者们不敢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政府对于上述进步的取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另一方面而言,市场也可以集中财富,可以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可以剥削工人和消费者。鉴于此类原因,市场必须被驯服、被调整,以确保它会为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运作。而且,这样的调控工作必须反复开展,以确保市场能够持续如此运作。其实,当竞争法第一次在进步时代得到通过时,市场就是这样有效运转的。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社会保障法、就业法以及最低工资法得到通过时的罗斯福新政时代。占领华尔街运动——以及世界其他的抗议者们——想要传递的信息是,我们必须再一次控制和调整好市场。否则,后果将会十分严重:在一个能听到普通市民的声音的、有意义的民主社会中,如果市场运作会使公民的生活年复一年每况愈下,那么我们就不能继续维持这种开放的、全球化的市场制度,至少不能以我们所熟悉的形式、方式去维持它。总有一种制度需要作出让步——不是政治就是经济。

不平等和不公平

即使在市场稳定的时候,它也常会引发高度的不平等问题,其后果就是市场被广泛视为是不公平的制度。最近有经济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详见第六章)表明,人们已经开始高度关注起公平这一问题来了。尤为重要的是,激励全世界抗议者采取行动的,也正是这种认为当前经济和政治系统是缺乏公正的观念情绪。在对于突尼斯、埃及或中东的其他地方的抗议者而言,他们的就业问题并不仅仅在于工作本身难以获得,而且还在于可得的工作常常会被与当权者有私人关系的人夺走。

文章来源:《国外社会科学》 网址: http://www.gwshkx.cn/qikandaodu/2020/1114/358.html



上一篇:《国外社会科学》、《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
下一篇:本刊启事

国外社会科学投稿 | 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 国外社会科学版面费 | 国外社会科学论文发表 | 国外社会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国外社会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